死馬當活馬..試..

這是 露天拍賣 買的..

無痕刮痧書(附贈無痕刮痧板1支..右邊)..$300....頭部刮痧(白鐵比較細 0.5cm)
扁梳型+波浪梳型..$70+$150 (白鐵是 0.7cm)

露天拍賣..有..無痕刮痧..的
有查一下..台灣專利..好像跟專利圖沒關西.....
頭部刮痧...用梳頭的..小板梳.大板梳.木頭針.梳木頭....也行...


日式新型洗頭器.jpg....$39(外面就有)...軟硬剛好...洗澡時全身刷...
-------------------------------------------------------------------------------------------------------




磁波推脂精靈HD-168 ...$2000(露天拍賣..有)......這只是馬達..跟紅外線溫熱照射應該沒關西
凸型深層按摩球....拿來壓膀胱經(模特兒示範..黑頭發那張圖)....
真的..只有一個人壓膀胱經是有點難度的....(當然..就只是滾背式)

------------------------------------------------------------------------------------------------------

查 google:   刮痧圖
小心這是....不要隨便刮..誰打誰還很難說...

小心..四肢刮痧 & 方向..真不知要聽誰....

先是試..都是:上向下..看看效果如何吧.....

-------------------------------------------------------------------------------

注意: 是....的
注意: 是....的
注意: 是....的

最後圖示: 淋巴刮痧(臉部)...水當當

---------------------------------------------------------------------

如何正確、安全地刮痧,提供下列幾項要訣:

1. 使用正確的刮痧器具
找邊緣鈍而圓滑的器具,避免擦傷皮膚。例如梳子背脊、瓷湯匙、刮痧板。厚度要適中,太厚刮不到痧,太薄易傷皮膚。寬度約成人手掌寬度,易於抓握,也利於使力。
(就用:無痕刮痧)
2. 角度、力道、方向正確
將刮痧板與皮膚成90度角,垂直下壓,循經走向單方向刮。力道由輕漸重,就不會痛,不會受傷。一次大約刮5~10公分即可,刮到顏色不再變,就可停止。
3. 塗抹潤滑物品
民間亦有於油料中加紅花、川芎等通經活血的藥物,以促進氣血順暢,如「刮痧油」、「刮痧膏」,即是油料中加入川芎、獨活 當歸等十二種中藥配方,有促進氣血活絡的功能。但基本上來說,不論加入何種藥的「刮痧油」、「刮痧膏」, 均為輔助 之用,不是絕對的必需,最主要的功能是潤滑作用。
因此,像水、綠油精、白花油 、萬金油、 驅風油 、旁氏面霜、嬰兒油、潤膚液等都是很好的「刮痧潤滑劑」。
(就用: 凡士林 or 嬰兒油)

--------------------------------------------------------------
@.刮拭後應喝一杯溫水
--------------------------------------------------------------
@.刮痧到皮膚顏色紫紅即可。(用無痕刮痧只會...不要拼命刮)
-------------------------------------------------------------
@.哪兒疼刮哪兒,走到哪兒刮到哪兒
-------------------------------------------------------------


正確的頭部刮痧順序:督脈→膀胱經→膽經。
正確的頭部刮痧順序:1.3.2 (應該是:先左後右)

--------------------------------------------------------------------------------

正確的..刮痧手法..與..順序

依身體狀況而定,先刮後頸部,次刮背部,再刮胸部,末刮四肢,此為一般的原則。
基本刮痧方向,依經絡循行「陰昇陽降」之原則,至於刮痧手法,分別敘述於各部位刮痧內。

其實際操作分述如下:

(一)後頸與背部之刮痧:

1.刮背頸椎:自頸椎颳起,經胸椎第一椎至尾骨,分兩段刮完。
2.刮左,右肩膀筋,先左後右。
3.刮膀胱經俞穴,自大杼至腰部,即距督脈左,右各一寸五分處。
4.以膀胱經為中心,由裡向外斜刮,從肩膀筋以下至腰部約刮五至七條斜線,間距以肋骨為準。切勿做地毯式全面刮痧。

(二)前胸部刮痧:

1.先刮任脈:自天突穴(胸骨體最上端)刮至小腹,由上而下可分三段,第一段為胸骨體,第二段為心窩至肚臍,第三段為肚臍至曲骨,一段一段地刮,切勿一次刮到底,惟肚臍處可輕刮。
2.以任脈為中心,上自天突穴起,向左,向右兩側做斜線之刮痧,約三至五條,其中乳房不刮。

(三)四肢的刮痧:上肢與下肢,內側與外側各有不同。

1.上肢外側:由指尖向肘及肩膀方向進行。
2.上肢內側:由肩向叉與指尖方向刮。
3.下肢外側及後側:由大腿向膝,向腳刮。
4.下肢內側:由內踝尖向膝,向上刮。

有人說..肝臟排毒..刮經絡方向一般從上往下,單向的,和刮痧手法一樣,別往復亂搞。
(從大腿根部往膝蓋方向刮,別弄反了,否則會刮出疝氣!)








畫的方向 跟 經絡圖   (有分..陰經..陽經)


(四)刮痧板重直於皮膚成九十度角,自上下左右刮拭永保同一角度。
(五)刮痧力道應做單方向用力,刮板回程不刮。
(六)刮拭力量要均勻,不可過速,過重,過快,以免患者畏懼不安與疼痛,影響刮痧之效果。

(七)刮痧拔罐整體的操作程式如下:
1.視病體刮痧相應經絡,穴道與部位。
2.視出痧情況及病理,選擇一至三處,以皮膚針輕叩皮膚。
3.在皮膚針輕叩處,即速拔罐。
4.拔罐約三至五分鐘後起罐。
5.起罐後,以艾條溫灸患處三至五分鐘。

----------------------------------------------------------

刮痧原則:

(1)一般人先刮大腿,再刮小腿。(有水腫或採逆刮法的人,則是先刮小腿再刮大腿。)
(2)前側、外側和後側由上往下,內側由下往上刮。(有水腫的就通通由下往上刮。)
(3)可先刮前側、外側和後側,最後再刮內側。(內側有淋巴,為導出廢物,最後刮。)

----------------------------------------------------------

四肢刮痧操作具體方法(都是:上向下)......(真不知要聽誰..)

http://big5.huaxia.com/hxjk/zhyx/zjtn/2012/07/2935683.html

手臂刮痧順序圖

第一步:四肢內外側塗上刮痧油,從上肢開始:刮拭手臂內側,從上向下經過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 經、手少陰心經。然後刮拭上肢外側部,從上向下經過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


第二步:下肢先刮拭膝眼:刮拭前先用刮板的棱角點按膝眼,由裡向外,宜先點按深陷,然後向外刮出。然後刮拭膝關節後部,委中穴可重刮。

大腿內側刮痧順序圖

第三步:刮拭下肢內側部:從上向下經過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重點穴位血海、曲泉、陰陵泉、膝關、陰谷等)。


第四步:刮痧下肢外側部:從上向下經過足陽明胃經(伏兔、梁丘、犢鼻、足三里)、足少陽膽經(膝陽關、陽陵泉)、足太陽膀胱經(殷門、浮隙、委中、委陽、合陽等)。


四肢刮痧注意事項:


1.膝關節宜用刮痧板棱角補法刮拭,體弱、肌肉萎縮者尤其要注意。


2.四肢刮拭是應儘量拉長,不明包塊、感染、骨傷、挫傷、痣瘤、皮膚潰破等不宜刮拭。


3.下肢靜脈曲張、水腫患者,應從下向上改變方向刮拭。(新浪中醫)


----------------------------------------------------------

刮痧下肢分前、內、外側刮

患者在治療床上,取仰臥位,刮者站或坐其一側,暴露患者待刮拭皮膚,涂沫刮痧潤膚油或潤膚乳。

下肢、膝關節要分前、內、外側刮

  刮下肢內側(脾經、肝經、腎經)5~10次。刮者,以刮痧板厚邊為著力點,用平補平瀉法或補法刮拭下肢內側部,從上向下經過足三陰經即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刮拭下肢內側從腹股溝開始經過膝關節內側至內踝關節上。
重點穴位有血海、曲泉、陰陵泉、三陰交。手法宜沉穩,速度稍緩,可讓受術者少量出痧。

  刮下肢外側前部(胃經)5~8次。刮者以刮痧板厚邊為著力點,用平補平瀉法或補法刮拭下肢外側前部,從上向下經過足陽明胃經,刮拭從腹股溝韌帶外側髀關穴附近開始,沿髂前上棘與髕骨外緣的連線即沿足陽明胃經經髕骨外緣至足背解溪穴,重點刮拭穴位有梁丘、足三里、條口、豐隆、解溪。
刮痧應避開脛骨粗隆和腓骨頭,手法宜沉穩,速度稍緩,可使患者少量出痧。

  刮下肢外側部(膽經)5~8次。刮者以刮痧板薄邊或厚邊為著力點,用平補平瀉法或補法刮拭下肢外側部,從上向下經過足少陽膽經,刮拭從環跳穴附近開 始,沿足少陽膽經經膝關節外側至外踝尖上。重點刮拭穴位有膝陽關、陽陵泉、光明等穴。手法宜沉穩,速度稍緩,可使患者少量出痧。

  點按膝眼1~2分鐘。刮者以刮痧板薄邊棱角邊側為著力點,點按雙膝眼1~2分鐘,然後向外刮出。

  刮膝關節以上部(前面)5~8次。刮者以刮痧板薄邊為著力點,用平補平瀉法或補法刮拭膝關節以上部,從伏兔經陰市至梁丘穴。

  刮膝關節內側部(包括上、下部)5~8次。刮者以刮痧板薄邊為著力點用平補平瀉法或補法刮拭膝關節內側部(足三陰經經過膝關節內側周圍部分)刮拭穴位有血海、曲泉、陰谷、陰陵泉、膝關等。

  刮膝關節外側部(包括上、下部)5~8次。刮者以刮痧板薄邊為著力點用平補平瀉法或補法刮拭膝關節外側部(足少陽膽經經過膝關節外側周圍部分)刮拭穴位有膝陽關、陽陵泉等。

----------------------------------------------------------

@治療失眠的好辦法---刮拭頭部和足部  .....正在..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g9918 的頭像
    sung9918

    sung9918的部落格

    sung99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